黎巴嫩青年:为何选择中国经验作为典范?

发布时间:2022-05-29 22:09:20    浏览::

  中国新闻网北京10月13日电 (吴楠)2021年,中央对外联络部举办“我眼中的中国”——阿拉伯国家青年征文活动,邀请阿拉伯国家政党、政治组织的青年讲述对中国的认识和看法。活动启动以来,阿拉伯国家各界青年踊跃参与,15个国家的150多位青年发来征文或视频,内容鲜活生动,展现了阿拉伯国家青年对中国的良好印象和美好祝愿。

  无论是健康发展还是艰难求存,人类文明的进步都是势不可挡的。任何国家,如果忽视进步、发展和创新,不将人民视作国家支柱和基石,必然会如溺水者般变得奄奄一息。因此,国家需要为人民创造良好环境,需要在科技、政治、经济等领域保持稳定。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进步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实现,这首先体现在民众的行为和思想层面。由于个体和组织在信仰和遵守本国价值体系和全人类共同价值上存在差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进步也会因此存在差异。个体和组织依据这种差异确立他们的社会关系,并建立自己的行事原则。

  青年是当今社会的重要力量,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前人事业的继承者和开拓者,是最具生机活力的群体。在制定面向未来的政策时,如果不倾听新生代的声音,不重视他们的意见,也不允许他们参与工作计划的制定和决策过程,那么这显然是不合逻辑的。由此就来到本文的核心问题:“为什么我们选择中国经验作为典范?中国是如何推动本国经济在世界取得领先地位的?”

  通过不断发展,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如能揭开其中奥秘,那么上面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始终引领中国前进方向。中国的英明领导和谋划工作公开透明,是值得学习的宝贵经验。

  中国的成功实践经历了探索和调整。特别是在政治方面,中国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国家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除此之外,中国历届领导层的发展谋划和筹备调研都与时俱进,且具有连续性。中国还能及时调整战略,实施最严格的监管制度,对工作贯彻情况保持密切关注。在习的领导下,中国加大反腐力度,坚决与一切腐败行为作斗争。

  而如果我们站在另外一面,也就是阿拉伯青年所面对的现实层面,文章题目就可以改写成一个疑问句:“为什么中国经验是阿拉伯青年追寻的梦想?”因为我们发现,只有学习中国经验,并将其和阿拉伯社会、文化等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的很多问题才能找到解决办法。我们也发现,不断蔓延的失业问题,正是阿拉伯世界一切问题的根源。

  文明进步同失业的这一对矛盾关系,很好地反映了阿拉伯社会的当下与未来。只有扫除前进路上的各种绊脚石,尤其是解决好失业问题,我们才能继续进步。根据2018年9月世界银行和国际劳工组织合作发布的统计数据,阿拉伯国家失业率为9.81%,而世界平均失业率仅为5.38%。阿拉伯国家失业人口超过1600万,其中大部分是青年。阿拉伯国家失业率在整个中东和北非地区排名最高,因此中国的脱贫经验对我们非常重要。

  中国采取了多种手段应对贫困和失业问题,取得了巨大成功。其中最突出的几点:

  为了实现脱贫和可持续发展,中国秉承高度的人文关怀和人道主义精神来制定规划。中国从不照搬外国经验,而是从实际情况出发进行调研,制定短期和长期不同规划。不仅要满足个体需要,还要推动整个城市和地区实现振兴。其中每项规划又分为多个实施阶段,包含多个项目、多种措施。

  社会治理解放了生产力。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极大地解放并发展了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全面增速,深化了社会治理变革。中国消除了绝对贫困,中等收入群体不断壮大。中国人的购买力增强了,中国一跃成为世界最大消费市场。这些都得益于社会治理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激发了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中国把科技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撑,开放自由市场,重视社会力量。

  最后,我们选择中国经验作为样板,并不是为了生搬硬套,而是要根据既有的阿拉伯人文、文化标准取舍。最重要的是,中国不像一些野蛮国家那样为实现一己私利而四处制造混乱。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从不以傲慢姿态向别国输出自身经验,而是通过访问团组和国际会议等与世界分享经验。中国严守纪律、公正透明、不断进步、赋能青年、尊重各国国情,这些宝贵品质共同绘就了一幅美丽的风景、一条清晰的道路。